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2022年消费者洞察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22-04-11 10:45:36

2022年消费者洞察趋势分析


来源 | 锐品牌 侵删

消费快速发展,源于人、货、场关系的重构,人成为商业的核心。凯度咨询团队推出了China MONITOR 2021年年终报告,以2021年全年的MONITOR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阿里巴巴的八大策略人群框架,总结了2022年的十大消费者洞察趋势。

小编推出此文,旨在让酒店创新品牌及新锐品牌更好了解消费动态,了解客群消费价值观,从而打造更符合市场消费的产品。

消费快速发展,源于人、货、场关系的重构,人成为商业的核心。凯度咨询团队推出了China MONITOR 2021年年终报告,以2021年全年的MONITOR研究数据为基础,结合阿里巴巴的八大策略人群框架,总结了2022年的十大消费者洞察趋势。

 

消费者偏向保守求稳,消费观念趋于理性

 

伴随国家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等理念的倡导,悦己、克制、可持续为代表的新消费理念进一步唤起消费者的理性行为,引领更成熟和理性的消费观念。

 

圈层社交热度升级,兴趣爱好是人们进入圈层的敲门砖

 

都市人群更愿用爱好打开自己,以兴趣开展社交,并为此付费。品牌应透过表层的兴趣标签,真正理解人们所在的圈层文化,提供必要的沉浸式社交场景,以符合社群语言语境的营销方式及商业社交空间迎合消费者需求。

 

社交媒体影响力不减,消费者渴望品牌“以诚相待”

 

社交媒体的”种草“属性强大,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与此同时,消费者渴望真实和诚信,以获得更多对信息及生活的掌控,做出明智的判断。

 

从身体管理到精神疗愈,消费者开启全方位的健康管理

 

身心的亚健康状态彻底唤醒消费者的健康保健意识,品牌应该识别不同群体的健康痛点,深入展开情绪洞察,结合他们日常生活场景,提供更加细分多样的健康解决方案。

 

亲近自然,人们渴望都市化的自然生活

 

户外运动风潮兴起,收获消费者青睐,也给品牌带来了新的机会,品牌可结合自身的特点,或将户外元素应用于产品创新之中,或将户外元素融入线下消费场景,让消费者感受城市中的“户外生活”。

 

回归线下体验,泛娱乐商业空间吸引消费者驻足

 

消费者对线下休闲、娱乐体验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品牌应重新对线下零售空间进行功能定位,重视氛围感的营造,通过线下空间增强消费者体验,与消费者玩在一起,建立更强的情感链接。

 

消费者积极拥抱数字科技,对新技术发展乐见其成

 

消费者对于各项技术创新始终保持积极态度;对高效便捷及品质生活有更高要求的都市中产群体始终秉持开放的消费理念,更加积极尝试数字化新产品。

 

银发一族活力闪耀,银发经济不断升温

 

理念前卫的银发群体消费需求将会更加多元,部分银发群体打破大众固有认知,率先升级悦己消费,为自我兴趣及新奇体验买单,对奢侈品消费热情也日益提升。

 

文化自信持续坚定,文化环境开放包容

 

丰富的文化积淀及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为品牌营销赋予更广阔的创作空间。

 

商业向善助力品牌突破边界,实现“义利双收”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早已不再局限于个人审美,他们逐渐打开格局,更多关注品牌立场及致力于社会美好的相关行动,理想及责任兼备的品牌持续受到消费者青睐。

2022未来消费图鉴:户外运动兴起、精神消费品正当潮…

 

当下最“潮”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年轻人都在关注什么?他们为什么付费?小红书发布了《2022未来消费图鉴》,从用户的分享、搜索和点赞中,总结了一些消费领域正在发生、或者未来可能发生的趋势。

 

场景一:户外运动乘风而起

 

户外运动在疫情后乘风而起,露营、滑雪、垂钓、徒步、攀岩、飞盘等运动在大众视野里展露头角。2021年,小红书内容也体现出这一趋势,“户外”相关的笔记发布量增长了2.06倍。根据用户户外运动的相关分享,小红书总结出“城市户外穿搭”、“滑雪培训普及”、“路亚钓鱼”三大消费趋势关键词。

 

场景二:全域健康备受关注

 

随着收入的增长,“全域健康”侵入每个人的生活,年轻人追求的是“既要……也要……”:既要健身运动、咖啡提神,也要药品保健品、功能食品来辅助,既要嗨得动,也要睡得香。小红书上,用户对身心健康的关注体现出两种消费趋势:助眠兴起,以及低线城市咖啡市场待挖掘。

 

其中关于低线城市咖啡市场,报告指出我国咖啡正迎来黄金时代,一二线城市渗透率已达67%,连锁品牌相继出现但仍少于发达市场,低线城市迎来受过咖啡文化熏陶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有望成为下一片咖啡“蓝海市场”。

 

场景三:后物质主义,精神消费品正当潮

 

追随虚拟偶像,购买数字藏品,穿衣必备配饰,环保比价格重要……国内年轻人群的消费观呈现出关注个体表达而非经济和物价价值的趋势。

 

过去一年,在小红书用户的分享中,可以看到“拥抱虚拟世界”以及“配饰需求悄然增长”两大消费趋势。

 

其中关于“拥抱虚拟世界”层面,报告指出一方面,虚拟偶像产业拉动效应凸显。2021年小红书上活跃的“虚拟偶像”有37位,相关笔记同比增长4684%;另一方面,NFT数字藏品扩至更广领域。2021年小红书关于NFT数字藏品笔记同比增长1228%。

焦点赛道

2030年,中国新式茶饮整体市场规模或达2千亿元人民币

去年年底至今,新式茶饮三巨头,已有两家因为员工工资和裁员闹上热搜。中国新式茶饮发展到哪一步了?新的出口又在哪里?

 

艾瑞咨询发布《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从发展驱动因素、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三个层面对中国新式茶饮行业进行了剖析。

 

报告指出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为772.9亿元人民币,且呈快速增长趋势,艾瑞预计,到2030年,整体市场规模将接近2千亿元人民币。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竞争格局

 

地域分布:南方市场、北方市场、中西部市场

 

相较中国北方市场,中国南方市场的新式茶饮品牌及门店数量更多,因此,在进一步巩固新式茶饮行业南方市场地位的基础之上,还应加快对北方增量市场潜在消费者的心智占领,同时注重对南方存量市场进一步差异化开拓。

 

产品价格及品牌认知:高端品牌、中腰部品牌、下沉品牌

 

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主打高端品牌/产品路线,客均单价相对较高,基本在25元左右,在资本的加持助推之下,通过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的高端品牌/产品营销方式,在消费者心中牢牢占据高端形象的位置。蜜雪冰城客单价较低,通过主攻下沉市场,使其覆盖的城市及消费人群最为广泛且数量庞大,外加一定的品牌营销策略,同样获得较高的市场关注度。

 

市场份额:品牌数量众多,中低端连锁品牌集中度相对较高

 

新式茶饮行业品牌数量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新式茶饮品牌数量共有163个,其中,上海、广州和北京的新式茶饮品牌数量最多,分别为41个、33个和28个。以蜜雪冰城为代表的中低端连锁茶饮品牌在新式茶饮行业中所占市场份额居于前列,共占将近50%的市场份额,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等高端茶饮品牌共占约为7.7%的市场份额。

 

全国型玩家vs区域型玩家

 

全国型新式茶饮玩家的产品矩阵及产品结构更加标准化,因此符合普通大众口味,且全国扩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强;区域型新式茶饮玩家的产品矩阵及产品结构充分融合本地特色及区域文化,深度契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偏好及需求特征,具备口味辨识度和明显的区域性竞争优势。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打造主题概念、联名概念和健康概念以及布局咖啡赛道进行品类及产品创新升级;

通过供应链整合以及数字化赋能系统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

建立从上游供应商到下游门店的全渠道标准化产品及服务体系;

通过“线上+线下”全场景营销进行营销渠道多元化拓展;

通过传递品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预制菜能否火到下一个春节?

图片

◎ 图源:Pexels

2022年春节,花椒鸡、佛跳墙、羊蝎子等方便快捷、色香味佳的预制菜迅速蹿红,出现在消费者餐桌上。预制菜到底怎么火的?产业链结构如何?赛道被看后的背后,还有哪些痛点仍待解决?以及中国预制菜还有多少发展空间?

 

36氪研究院发布《2022年中国预制菜行业洞察报告》,报告分析了中国预制菜目前的发展环境、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痛点,并判断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空间较大。根据Statista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总消耗量达174.72万吨,人均预制菜消费量8.9公斤,远低于日本人均预制菜消费量23.59公斤。根据NCBD数据,预计到2025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将突破8,300亿元。

 

B端运营与C端需求的转变,共同推动预制菜规模提升

 

B端:餐厅较高的经营成本和连锁化的提高推动预制菜的发展。

一方面,人工、房租成本居高不下且有逐步上涨之势是餐饮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而操作便捷、品质可控的预制菜可帮助餐厅减少厨房面积、降低对厨师的过度依赖等,帮助提高餐饮企业的坪效和盈利能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餐饮行业连锁化率和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对菜品口味一致性的要求也进一步促进了预制菜的发展。

 

C端: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单身人数的增加共同驱动预制菜需求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等,人们对食品健康、质量要求愈加提升。预制菜的免切、免洗、免配的特点,为消费者节省烹饪前期准备时间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菜品和口感,有效满足当下消费者对于饮食便利、健康的需求。另外,预制菜可满足单身人群对饮食快速、方便、小份等“一人食”的需求,而“一人户”数量的增多也为预制菜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提供需求支撑。

 

预制菜中游环节的参与者增多,驱动预制菜行业规模增长

由于预制菜门槛较低,近年来,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数量逐年增长。根据天眼查数据,目前,我国拥有超7.2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预制菜企业的快速增长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品类、口味选择,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预制菜市场发展快速吸引更多资本进入

 

根据36氪和天眼查数据,2013年至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71起投融资事件,披露融资总金额超10亿元,涉及项目42个。从融资时间来看,2015年和2016年出现融资高峰,分别有14起和17起,2020年起预制菜赛道热度再起,2020年和2021年预制菜赛道共发生23起融资。

 

我国预制菜行业起步较晚,参与者众多且集中度较低,除专业预制菜生产企业外,大型餐饮企业、食品及供应链企业、商超、便利店等企业也纷纷入局,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预制菜行业发展空间较大。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