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交易网> 酒店资讯> 资讯详情
2020年酒店企业亏损了多少?
发布时间:2020-09-04 16:20:41

2020年上半年酒店企业亏了多少?

迈点研究院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酒店集团纷纷亏损。

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酒店集团纷纷亏损。但与此同时,行业在泥沼中坚挺前行,挖掘线上营销模式,优化运营渠道,加大要素整合,创新产品组合覆盖更多消费需求,整个行业进入一个洗牌大势。

上半年酒店集团纷纷亏损,负重前行

2020年上半年,酒店行业深受疫情影响,市场需求减少,各大酒店集团营业收入下降,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从酒店企业陆续公布2020年上半年经营业绩来看,上半年酒店企业总营业收入下降幅度不一,分布在10%-65%之间,利润较多陷入较大亏损状态,业绩跌幅比此前普遍预期更为严重。

酒店业绩.jpg

但是,面对此次疫情带来的挑战,一方面,酒店集团采取控制人力成本、租金等开支节流,以及加强融资、保留现金、业务整合等来保证财务状况。另一方面,酒店集团品牌不断努力挖掘线上营销模式,直播、促销、外卖等一系列营销手段,积极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组合,增强品牌运营渠道,创新新消费体验,获取更高营业收入。

疫情加速行业转型发展和业态创新

上半年,洲际酒店集团与携程达成战略合作,开设线上旗舰店,打通会员体系,实现会员匹配;支付宝方面宣布与复星集团、华住酒店集团、首旅如家酒店集团、锦江国际集团等26家大型酒店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打造“数字酒店”;小猪与小红书达成战略合作,打通小红书的民宿预订入口和直连功能等。酒店不断优化运营渠道,增强品牌曝光度,聚焦服务体验。

另外,喜来登酒店推出了对用户PPT的优化服务;万豪国际集团携手饿了么打破酒店餐饮消费的固有思维,在49城上线餐饮外卖服务;开元酒店集团与优客工场达成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酒旅和办公空间发展等。酒店行业不断产品服务创新和业态市场变革实现更多消费覆盖。

7月跨省游开放以及暑期的到来,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在疫情防控新常态背景下,未来,酒店品牌运营机制如何优化,产品服务如何转型?消费者行为如何转变?

旅游住宿蓝皮书:破解疫后酒店品牌营运之道

疫情之下,酒店行业的整合逻辑和发展进程将发生质的变化,品牌供给与市场需求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凸显,面临品牌类型培育与运维调整等诸多问题。面对这些挑战,迈点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0年中国旅游住宿品牌发展报告》中提出,各类型旅游住宿品牌均需要素整合,实现精进管理;并在改进供给、优质竞争及存量改造,实现运营优化;加快产品服务转型,保证运维升级和资产增效。

品牌运营机制优化

(一)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增强供给适应性和灵活性

旅游住宿业供给侧是用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并且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最后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达到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适应需求端提高生活品质的要求。

(二)防范管理劣币驱逐良币,提升优质竞争

旅游住宿业劣币驱逐良币效应整体上会造成:总成本低的酒店驱逐了总成本高、质优价高的酒店,而总成本高、质优价高的酒店不得不随波逐流,向劣币模式靠拢。劣币驱逐良币原理作用有两面性,在积极方面,降低了成本,增加了供应;在消极方面,降低了质量,加剧了竞争。

(三)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

中国的高端酒店市场基本上以国际酒店品牌为主,高端酒店连锁品牌大部分都是外国品牌,中国本土酒店集团则主要在经济、中档酒店领域发力。反观经济连锁酒店,目前国内的经济连锁品牌,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本土品牌在经过了长达十多年的市场开发和运营,目前市场需求趋于饱和阶段,面对消费升级和需求的多元化,经济连锁品牌开始走上品牌和服务升级道路。

(四)存量市场品牌改造,推进运营机制改革调整

从存量市场规模和现状来看,各大酒店集团、OTA和新型酒店模式的布局,使得整个中国旅游住宿业存量市场开始进入整合期。目前各家酒店集团进军存量市场的主要方式有三种:IP主题类型、新品牌加持和软品牌加盟。

品牌产品服务转型

经济升级下的细分客群需求,已经成为主导行业发展的趋势。针对不同消费客群的产品重组和标准新建,通过尝试跨界、整合、升级、换代等多种形式方可实现。在困难和挑战面前,不断升级的产品和不断完善的服务,永远是资产增效的王道。


    有间医疗
    有间写字楼
    有间工厂
    有间土地
    有间商铺
    酒店交易网
免责声明:
本网站信息由网站用户提供,其内容和图片的真实性、合法性、版权由信息提供者负责,最终以政府部门登记备案的信息为准。本网站信息凡涉及面积单位均为建筑面积,本网站不声明或保证内容之正确性和可靠性,租赁或购买该物业时,请谨慎核查。
郑重提示:
请您在签订合同之前,切勿支付任何形式的费用,以免上当受骗。